日期: 2019-03-29 浏览量:587 来源: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毕邑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省市直各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彰武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彰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3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彰武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要求和省政协定点帮扶彰武工作会议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农村土地资源,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41115”工程部署,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关键阶段重点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庭院房舍空间、本地区自然文化资源,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开展庭院种植、养殖、加工、服务,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经营管理规范、综合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庭院经济经营户,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庭院经济,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精准脱贫。
(二)实施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庭院、房前屋后空闲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农户自主选择项目、自主确定规模、自主经营管理。
坚持因户施策。根据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数量、技术能力和产业发展经验等,有效配置、高效利用各类资源,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实施庭院经济项目。
坚持长期短期相结合。针对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状况,既要安排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短期增收的脱贫项目,又要安排稳定、长期、可持续的致富项目,两者合理搭配、有机结合,使庭院经济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坚持突出特色。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按照“一村一品”坚持发展庭院果树特色产业,培育专业村、特色村、庭院经济一条街,突出地域特色、产品特色,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
坚持市场导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确定品种、规模,生产适销对路优质农产品,以产品品质形成品牌影响力,通过农村经纪人、线上线下销售等方式实现产销有效衔接,促进庭院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坚持农户主体,政府引导。要充分调动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内生动力,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支持、技术服务等措施,形成发展合力,推动庭院经济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密围绕生态型循环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产业扶贫行动要求,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水平,引导庭院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使得庭院布局科学合理、设施配套完善、庭院经济运行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提高就业安置率,培养和造就一批“懂知识、懂技能、会经营”的致富好手和领路人,在农村逐步形成“集中精力搞经营、一门心思谋致富”的良好风气。
(二)总体任务
充分利用庭院资源、闲散劳动力,在全县有条件的行政村围绕庭院果树模式,协调推进庭院特色高效种植、庭院养殖、庭院设施、庭院苗木、庭院特色加工等庭院模式,突出抓好重点乡镇、重点村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每年在每个典型村按照庭院经济发展不同类型确定50个重点户予以推广宣传,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到2021年末,全县庭院经济发展到120个村、12000户、面积达到12000亩,每年各发展40个村、4000户、面积4000亩,庭院经济经营户人均纯收入高于本地区平均水平。
三、发展模式和区域布局
根据我县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农牧业技术水平,引导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通过庭院改造,利用闲置土地大力开展庭院种植、养殖。以重点发展庭院果树为主线,充分发挥庭院果树占地少、效益高、易储存,兼具美化环境等优势,统筹推进庭院果品、高效作物、林下养殖、庭院苗木等6种庭院经济模式,促进农村现有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确保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增收致富。
(一)庭院果树生产模式
根据“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凭借彰武果业发展优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彰武特色果树庭院经济,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坚持我县特色果树种植品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度引进“奇”、“优”“新”品种,统一品种、统一栽植模式、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上市,不断构建完善彰武庭院果树一条街发展模式,以大德、双庙、兴隆堡、苇子沟、二道河子、西六、彰武镇、五峰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葡萄、树莓、寒富苹果、锦绣海棠、苹果梨、大果榛子等果品。到2021年,发展面积达到7000亩。
(二)庭院高效种植模式
以庭院果树种植为有效载体,大力发展庭院林下种植等模式,以双庙、五峰、平安等乡镇为中心,大力发展甘薯种植,打造庭院甘薯特色村或庭院甘薯一条街,到2021年,发展面积达到1500亩;以二道河子、西六、东六、苇子沟等乡镇为中心,大力发展芝豇种植,到2021年,发展面积达到1500亩。
(三)庭院林下养殖模式
借助全县养殖优势,发展庭院种、养结合模式,在以果品生产为中心的前提下,以庭院果树生产乡镇和兴隆山、东六、章古台、阿尔乡、四堡子等家禽养殖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庭院果品林下养殖蛋鸡、肉鸡、白鹅等500亩。
(四)庭院设施栽培模式
以哈尔套、彰武镇、兴隆山、苇子沟、东六、后新秋、四合城等乡镇为中心,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庭院日光温室和冷棚,主要生产果品、蔬菜和食用菌,实现一亩棚十亩田的收益效果。到2021年,发展面积达到500亩。
(五)庭院苗木模式
以章古台、四合城、阿尔乡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庭院大果榛子、葡萄、樟子松、沙棘苗木等栽植。到2021年,发展面积达到1000亩。
(六)庭院特色加工模式
以庭院果树生产果品为依托,以东六、两家子、苇子沟、彰武镇等为重点,利用房屋、庭院,建立家庭作坊、小加工厂,开展特色农畜产品、传统食品、生产生活用品、手工艺品的加工及销售,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实现增值增效。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庭院经济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农村庭院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把庭院经济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精准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庭院经济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加强领导,抓出成效。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选准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发展重点,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推进庭院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强化支持,优化服务,扶贫、农业农村、旅游等部门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政策支持。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和涉农资金,采取项目资金扶持一块、政府资金投入一块、帮扶部门帮助一块、群众自筹一块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加对庭院经济的投入。对庭院果树成园率达到85%的农户,给予每年500元/亩的补贴政策,连续补贴两年。对庭院高效种植农户,当年给予其300元/亩的补贴政策。同时对重点户给予融资贷款支持,放大资本金比例,符合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给予协调办理贴息贷款。
(三)注重指导服务。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等载体,积极开展庭院经济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现场指导、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发展庭院经济提供技能人才。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事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开展农业技术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解决好信息不灵、渠道不畅、缺技术等问题,及时有效提供技术推广、品种引进、疫病防控、农资供应、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服务。
(四)做好宣传引导。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庭院经济重要性的认识。精心选择和培育一批庭院经济结构合理、适应市场需求、产销对路、科技含量高的示范村、示范户,使农民看得见、学得着、用得上。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观摩等形式,宣传发展庭院经济的扶持政策和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典型,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发展庭院经济的自觉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全县形成重视、关心、支持和助推庭院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彰武县庭院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彰政办发〔2019〕17号附件
彰武县庭院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敬忠 县长
副组长:王秀华 副县长
成 员:宁宇光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马志国 县发改局局长
刘立群 县林草局局长
罗井吉 县财政局局长
敖秉鹤 县水利局副局长
李志丹 县扶贫办副主任
班久旭 县农业中心主任
24个乡镇乡镇长
主办单位:彰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彰武县彰武镇人民大街65号 邮编:123200 Email:zfbwzxx@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2202000010号
辽ICP备2020012834号 网站标识码:2109220045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6940100 网站举报邮箱:zfbwz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