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9-03-11 浏览量:358 来源: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吴楠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省市直各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彰武县2019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彰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2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彰武县2019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拟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方案》精神,结合《阜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及《彰武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精神,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户厕无害化改造、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建设“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二、2018年工作回顾
科学编制了《彰武县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根本目的,以三年为期,抹去农村“脏乱差”,让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补齐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户厕改造和村容村貌改善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环境长治久美。去年以来,我县整合各级资金7375万元,聚焦垃圾集中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厕所粪污畜禽粪便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补短板,重点实施项目7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完成三年总任务的30%,受益人口达到10.2万人,建成宜居达标村55个,三年行动计划实现良好开局。
三、2019年工作安排情况
(一)主要目标
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继续实施各项工程建设。2019年底前至少60%村庄建成宜居达标村,60%村庄实现有规划管理。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就近就地处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各乡镇结合实际扩大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范围,完成建设与改造农村公厕、户厕、村通路、村内道路、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排查整治、整治畜禽无害化养殖场、清理“三堆”等三年目标。全年力争完成年度计划,完成三年总任务的37%,完成整治任务的村庄69个,受益农村人口12.6万人。
(二)年度整治任务
2019年,主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粪污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建设内容。
1、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1)建立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垃圾分类。全县至少确定1-2个示范乡镇、每个乡镇确定1-2个示范村,依据区位、人口、交通和经济状况,分类建立“村收镇运县处理”、“村收镇运分片处理”、“村屯就近就地处理”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营等村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设立保洁队伍,原则上农村每400人左右配备1名保洁员。
(2)加快垃圾收运和处理设施建设。合理测算处理能力缺口,修编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重点建设垃圾回收站,着力改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严重不足现状,对整治村增设公共垃圾分类箱、配备垃圾清(转)运车。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向农村延伸。加快乡镇、村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网延伸覆盖,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要提升向周边农村辐射带动能力,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污水与城镇管网并网收集,有效处理。
(2)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管控和分类处理。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引导农民树立节水意识,减少生活污水源头排放。积极推广低成本、易维护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地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第一类整治村主要采用工程措施、氧化塘集中处理与生态措施结合、集中收储外运等方式,第二类整治村主要采取集中或分户收集处理方式,第三类整治村主要以土地生态利用方式为主。
(3)开展农村重点河流整治和河塘沟渠清淤疏浚。推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与装备,探索和创新适合农村本地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严格落实《彰武县河长制实施方案》和《彰武县一河(库)一策实施方案》,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3、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
(1)加快农村户厕改造。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积极引领农村新建住宅、危房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入户。完善农村改厕模式,同步考虑粪污治理。有条件的旱厕改为水厕;在农村中小学校园、风景区周边、重要公共设施等人流密集区域大力推广水冲式厕所。
(2)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厕所建设。各乡镇、村应按照人口、面积等适量建设公共厕所。加强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第一类、第二类整治村村委会、村民广场、集市、中小学校、卫生院等人员密集活动场所公共卫生厕所建设,至少建设一座公共卫生厕所。
4、推进村容村貌提升
(1)推进通村通屯道路建设。重点解决农村道路硬化问题,在“村村通”基础上,向“屯屯通”努力,统筹考虑与通村公路连接的村庄环路、出村入村道路、村内主干路升级改造,完成屯内道路177.66公里硬化建设。改善村屯道路质量,解决道路泥泞、出行不便的问题。
(2)提高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开展建筑设计下乡,依据地域特点、传统习俗、民族特色等,编制农村人居住房建设标准图集,提升农村建筑风貌。注重乡村文化传承,保护、保留乡土农耕印迹,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实施保护措施,延续乡愁历史文脉。重点实施村庄绿化带建设、围墙改造工程和文化广场建设。
(3)开展村庄公共照明示范。促进风电、光伏发电就地转化利用,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开展常住人口规模1000人以上第一类、第二类整治村出入口、村内主干路、活动广场、学校等重要场所公共照明示范村建设,适量增加农村主干路照明设施数量,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逐步改善农村夜间出行条件。
(三)重点实施整治项目
——第一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项目名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项目建设所在地:丰田乡宝山村、后新秋镇烧锅村、苇子沟镇太平山村、四合城镇王家村、大四家子镇大四家子村、双庙镇双庙村、大德镇黄花村、哈尔套镇柳树村、两家子镇两家子村、章古台镇三家子村。
主要建设内容:修建垃圾池343个,购买垃圾分类桶或箱104个,购置垃圾运转车4台,修建路边沟11.66公里。
总投资:200万元。
预期目标: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第二类:农村厕所粪污治理。
1、项目名称:农村户厕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建设所在地:24个乡镇。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1459户,其中室内800户,室外659户。
总投资:400万元。
预期目标:推动“厕所革命”,解决农村居民改厕入户和下水收集处理问题。
2、项目名称:农村乡镇公共厕所建设。
项目建设所在地:11个乡镇。
主要建设内容:11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11个公共厕所。
总投资:220万元。
预期目标:推动“厕所革命”,解决农村居民改厕入户和下水收集处理问题
——第三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所在地:大德镇福巨昌村。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八天地村和前大官营子的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站,纳入管网150户。
总投资:120万元。
预期目标:推动“厕所革命”,解决农村居民改厕入户和下水收集处理问题。
2、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所在地:章古台镇三家子村。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西郭家屯、十四家子、大林台、前三家子、后三家子和的东郭家屯的污水收集管网244800米和污水处理站,纳入管网340户。
总投资:270万元。
预期目标:推动“厕所革命”,解决农村居民改厕入户和下水收集处理问题。
——第四类:农村村容村貌提升。
1、项目名称: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项目建设所在地:大德镇、后新秋镇、四合城镇、章古台镇。
主要建设内容:安装太阳能路灯、修排水明渠、院墙粉刷、文化广场、公示牌、道路两侧绿化、修建垃圾池子等。
总投资:700万元。
预期目标:提升村容村貌整体效果,实现了村庄亮化、绿化、美化、净化的居住环境。
2、项目名称:彰武县2019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所在地:15个乡镇
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粪污治理项目、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治理三个方面内容,其中室内改厕1100户,并铺设污水处理管网及一体化设施;新建屯内水泥道路14公里;购置垃圾清运车10台,垃圾分类箱3000个。
总投资:2491万元。
预期目标:推动“厕所革命”,解决农村居民改厕入户和下水收集处理问题;提升村容村貌整体效果,村庄屯内道路硬化、净化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庄生活垃圾治理能力,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清运。
3、项目名称:彰武县2019年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建设工程。
项目建设所在地:24个乡镇。
主要建设内容:实施屯内道路163.66公里。
总投资:4600万元。
资金来源:上级补助及地方自筹。
预期目标:改善村屯道路质量,解决道路泥泞、出行不便的问题。
四、主要工作举措
(一)坚持规划先行
按照省、市相关方案要求,落实好我县三年行动计划和今年建设方案,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度建设任务,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二)落实管护制度
各乡镇为所辖区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及管护的主体单位,各村委会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责任单位,负责落实整治任务、运营维护各类设施、强化项目管护措施。各行政村成立以行政村主要负责人、村民代表参加的村环境整治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及时处理管护中的具体问题。
(三)强化示范引领
在现有美丽乡村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庄建设。按照先易后难、典型引路的总体思路,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建立农村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库,积极争取各级政策支持。通过树立一批典型示范,总结可推广复制的成功经验,带动全县整体农村环境质量提档升级。
(四)激发村民动力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合理需求,科学确定整治优先序和标准。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广大村民参与美丽家园建设。
(五)强化建管并重
总结和创新建设管护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持续稳定运行。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结合起来,与乡镇总体规划相衔接,与环境改善要求相适应,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布局。
(六)强化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网络、村民会议等多种途径进行环境整治、保持工作的宣传,增强村民的环卫意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制定村规民约。发动全体村民参与居住环境整治任务,提高乡镇内文明程度,提高农村生活环境的综合效果。
彰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彰武县2019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方案》政策解读
主办单位:彰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彰武县彰武镇人民大街65号 邮编:123200 Email:zfbwzxx@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2202000010号
辽ICP备2020012834号 网站标识码:2109220045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6940100 网站举报邮箱:zfbwz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