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教育局2018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日期: 2019-03-14 浏览量:985 文字大小:

彰武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18年,我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结合教育实际,本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原则,不断健全完善信息公开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责任,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准确、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及时办理反馈。现就2018年彰武县教育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成立了由局长鲁明连任组长,副局长范宏任副组长,职成股、人事股、幼教股、计财股、财会室、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教育局办公室作为彰武县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各基层单位也都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成立或指定相应机构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初步建立起县、学校二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

(二)建立相关工作机制

一年来,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和省贯彻《条例》的有关文件,并结合实际,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申报、申请、审查、请示、批复、回答等具体工作流程,明确分工、细化步骤、优化流程,确保政府信息及时主动公开,信息公开申请及时办理反馈。

(三)完善政府信息发布渠道

对于主动公开的信息,彰武县教育局采取了网上公开为主,教育信息简报和报纸媒体报道为辅的公开方式。充分发挥彰武县政府网站教育文化版块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并在教育局门户网站上加强政务公开栏目的更新和管理,开辟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发布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二、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彰武县教育局门户网站即“彰武教育网” (http://fxzwedu.com/)公开向社会发布教育相关信息21条,内容涉及教育文件、教师招聘、教育通知等内容,推进了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二)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在彰武教育网主动公开教育局2017年决算和2018年预算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提高了部门决算预算和“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透明度。

(三)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情况

落实政务服务信息网上录入工作,共录入教育政务服务信息12条,内容涵盖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四大类,方面群众网上办事。

(四)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2018年教育局共收到县政府交办的人大建议3件,政协提案12件,内容涉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青少年德育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我局专人负责并强化追踪,各项议案提案办理工作均获得代表的认可和肯定。

(五)开展政策解读情况

我局创建“彰武教育信息”微信公众号,全年发布重大教育信息和社会关注问题50期共228篇,及时做好政策发布与解读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辐射广度,形成以成效促宣传,以宣传促推进的良好局面。

(六)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5年,我局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件,其中网上申请0件,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申请有0件。

(七)政务舆情处置回应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与教育有关的民声民情,注重听取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接受社会监督,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做好群众来信办理工作,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率。2018年度,我局共受理县长热线8件,民心网投诉、互动39件,反馈率100%,满意率100%。

(八)信息公开相关举报、复议、诉讼情况

2018年,全局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件。

 

(九)其它相关工作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政务公开工作规定》,局党委和领导班子召开政务公开专题学习会,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学习。认真做好“5.15”政府信息公开日工作,职成股、幼教股联合教育股在文化广场举行宣传活动,针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学校招生、学生转学、民办学校审批等问题,通过散发宣传单、现场解答等形式实行政务公开。积极做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维护、更新和报送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自《条例》施行以来,我局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一年来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信息公开宣传上和信息公开质量上还有待提高。今后我们将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努力拓宽渠道,继续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19年,我局将继续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与强化行政服务相结合。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行政许可的项目、规定、主体、收费等进行全面清理,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把经常性的项目与多年性的项目区分开来,着重抓好经常性的项目公开;对调整和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细化内容,编制目录,全面公开行政许可事项的名称、依据、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和审批结果等。

二是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大力强化政务公开载体的便民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教育部门作用,促进机关及工作人员转变施政方式、管理方法和办事作风,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水平。

   三是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按照“职权法定”的要求,依法、合理确定人员编制、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分工,编制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决策公示、社会听证、专家论证等制度,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公开执法过程和结果,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行政执法体制;完善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监督。

   四是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相结合。紧密结合行政审批、治理乱办班、乱补课等重点工作,强化对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的监督,防止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违规参与或干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畅通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直接沟通的渠道,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对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直接监督,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目的。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
Baidu
map